产品分类

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

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

价格: 电议 元
卖家: 蔡女士

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供货商: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028-87317839
传 真:028-87317839
邮 箱:2851261374@qq.com
地 址:武兴二路17号

以上为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详细参数信息,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图片由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
  • 产品特性

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

中文名称 苹果酸 中文别名 2-羟基丁二酸
英文名 malic acid 英文别名
分子式
C4H6O5 分子量 134.09 CAS登录号 617-48-1
提取来源
合成 化学结构
外观
白色粉末或结晶 617-48-1
NMR,MS
4℃冷藏、密封、避光
2年

鉴别方法
贮存条件
有效期
注意事项
溶解性 溶于水,甲醇,DMSO
测定方法 补充中
药典测定方法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苹果酸617-48-1产地四川成都

A1000 高车前素 Hispidulin 1447-88-7 HPLC≥98% 20mg/支
A1001 高车前苷 Homoplantaginin 17680-84-1 HPLC≥98% 20mg/支
A1002 杏黄  碱;高加索  碱 Armepavine 524-20-9 HPLC≥98% 10mg/支
A1003 人参皂苷Rh7 Gensenoside Rh7 343780-68-7 HPLC≥98% 10mg/支
A1004 5,6-脱氢人参皂苷Rd 5,6-Dehydrogensenoside Rd 1268459-68-2 HPLC≥98% 10mg/支A1005 越南参皂苷R3 Vina-ginsenoside R3 156012-92-9 HPLC≥94% 10mg/支
A1006 人参皂苷Rd2 Ginsenoside Rd2 83480-64-2 HPLC≥98% 10mg/支
A1007 越南参皂苷R4 Vina-ginsenoside R4 156009-80-2 HPLC≥98% 20mg/支
A1008 越南参皂苷R8 Vina-ginsenoside R8 156042-22-7 HPLC≥98% 10mg/支
A1009 8-羟基白鲜碱 8-Hydroxy dictanmnine 2255-50-7 HPLC≥98% 5mg/支
A1010 茵芋苷 Skimmin 93-39-0 HPLC≥98% 20mg/支
A1011 人参皂苷Rh8 Ginsenoside Rh8 343780-69-8 HPLC≥98% 5mg/支
A1012 杠柳毒苷;萝蘑毒苷;五加皮苷G Periplocoside;Periplocin 13137-64-9 HPLC≥98% 20mg/支
A1013 杠柳苷元;杠柳毒苷元;杠柳毒苷苷元 Periplogenin 514-39-6 HPLC≥98% 20mg/支
A1014 杠柳次苷 Periplocymarin 32476-67-8;127-32-2 HPLC≥98% 20mg/支
A1015 人参皂苷Rk2 Ginsenoside Rk2 364779-14-6 HPLC≥98% 10mg/支
A1016 人参皂苷Rk3 Ginsenoside Rk3 364779-15-7 HPLC≥90% 10mg/支
A1017 崖椒素;花椒碱;崖椒碱;8-甲氧基白鲜碱 γ-Fagarine 524-15-2 HPLC≥98% 5mg/支 
A1018 8-甲基大黄酚 8-Methyl Chrysophanol 3300-25-2 HPLC≥98% 20mg/支
A1019 肉苁蓉苷A Cistanoside A 93236-42-1 HPLC≥95% 20mg/支
A1020 马钱苷元 Loganetin 29748-10-5 HPLC≥98% 20mg/支
A1021 毛兰素 Erianin 95041-90-0 HPLC≥98% 20mg/支

常见问题:易混用
对照品或标准品混用,即将对照品或标准品用于不是其标定方法的含量测定,是药品检验中经常出现但未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同一批对照品不同标定方法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并不完相同,有时差别会很大。如英国Glaxo公司提供的头孢呋肟酯对照品,HPLC标定为96.9%,供含量测定用;UV为98.8%,供溶出度测定。虽然中国药典凡例明确规定卫生部所发对照品仅用于正文中所规定的分析方法。但由于:
(1)卫生部提供的对照品使用说明书不够详尽,大多无对照品质量要求及标定方法;
(2)对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正确使用缺乏认识;
(3)日常科研中极难找到相应的对照品;
(4)中国药典正文中也常存在对照品混用的问题,如常将含量测定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用于溶出度检查,而含量测定方法与溶出度分析方法又不同,故极易引起混用。



推荐产品